金属电镀,钢的表面硬化以及金银矿石精炼这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氰化物。氰化物废水的处理至关重要,因为对生物体有毒。
具体来说,氰化物可能会减少或消除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体中的氧气利用,使氰化物中毒可能致命。所以氰化物废水必须先进行预处理,然后才能排放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如果含有氰化物的废水进入农业或市政供水系统,氰化物的毒性将直接造成人身伤害。人体中氰化物的致死剂量约为4mg / lb体重。
主要处理方式:碱式氯化法
氰化物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碱式氯化法。
该处理分两个步骤进行:
首先,氰化物被氧化成氰酸盐。
其次,在第一步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添加氧化剂将氰酸盐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
关键参数控制
为了确保碱式氯化过程安全有效地进行,在每个氧化步骤中监测pH和ORP至关重要。
pH控制
在氰化物氧化为氰酸盐的过程中,控制pH至关重要。如果在此步骤中pH值太低(酸性),则该反应可能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氰。pH值控制不当也会导致反应效率低下和浪费氧化药剂。
ORP控制
在每个氧化步骤中对ORP进行监控,以跟踪反应进程,并确保在污染物排放之前氧化已完成。随着每个氧化反应的进行,ORP增加,并最终趋于平稳。每个阶段发生的确切ORP值取决于个别氰化物废物处理方案的特定反应条件。
注意事项
如含氰废水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镍,形成的镍氰络合物会比较难被碱式氯化法氧化完全,导致出水氰化物以及镍离子超标。因此,在废水分流收集时,尽量将含镍废水与含氰废水彻底分流;对于无法分流的废水,可采取提高反应的pH值和ORP值,并延长氧化反应时间,直至氰化物检测达标。
反应过程中,随着废水pH值的变化,可能会产生有毒气体氰化氢,氯气,氯化氰等,因此,需做好反应设施的废气收集或者通风,以及操作人员的防护。